[鞋]
◎夏宇
昨天的日記就寫在那封給你的信上
關於落榜以後的事
並且問候你
腐敗的胃
我知道你每天窩在椅子裡讀報
空信箱那種表情
可敬的委員先生們點頭,嚴肅的微笑
巡視每一個考場後
打另一條領帶去剪綵
你光光的腳丫擱在几上
不在意
日影怎樣洶湧
泅我為
一尾
忙碌的魚
如果魚有時候也做夢
夢見陸地
鹹鹹深深的陸地並且夢見
夢見
自己是一根憂鬱的鞋帶
固執著
破舊的鞋
你只是光光的腳丫擱在几上
讀信
讀我夢見我還要走好遠
好遠的路
我將比現在更憂鬱些
固執些
破舊些
一天比
一天
更像
你穿的
那雙
鞋
我很喜歡夏宇的詩,她的詩集《備忘錄》、《腹語術》、《摩擦・無以名狀》與《Salsa》,
我都有收藏。或者說,我很喜歡夏宇——帶有浪漫幻想式的喜歡。但我覺得,她的詩只是二流的。
夏宇的詩是二流的,不過我很喜歡,這就夠了。別把她說的那麼偉大,這既增添不了她的光輝(她的光輝也不是靠這些評論得來的),反而只顯得自己的黯淡而已。讀夏宇的詩,我無可避免地變得驕傲又任性,容不得別人說她好,卻也更容不得別人罵她。
若說我也是拜物者或戀物癖,我也難以否認…的確,可能最初我只是被她的一首詩裡的一個物件感動,例如說:〈鞋〉,甚至只是被其中的幾句話感動,例如說:
昨天的日記就寫在那封給你的信上
關於落榜以後的事
並且問候你
腐敗的胃
因為這首詩照《備忘錄》上的記載是夏宇於1976年所寫的,那年她20歲,而我初次讀這首詩時,也是20歲,我也從那時開始寫詩,再加上我高中聯考落榜,我知道什麼叫落榜,再加上我失敗的追求與收到慘痛情書的經驗,一連串的湊巧,我覺得,我與她分享了一種私密的「集體記憶」,因此我無條件地,幾乎是如此,認同她。
後來我不得不承認,所謂我與夏宇共有一些「集體記憶」,只是我的幻想,但這個幻想使我付出金錢購買詩集、付出時間閱讀詩集、和朋友討論她的詩;所以這些幻想已不只是幻想而已,無論如何,我已經將幻想具現化了,所以我有某種「權力」去宣稱讀者與作者的關係,因為我喜歡這個詩人,詩人的詩成了其次了。詩只是一種媒介、手段、工具...詩人才是本體,本末不可倒置。而我以一個「自命的」詩人(有誰能封誰為詩人嗎?有詩人資格考試嗎?有詩人執照嗎?),與夏宇這個詩人,互為主體。我堅持,而且我只要那個我想像中的夏宇,偉大的詩人寫偉大的詩,我寫我的詩,但這並不影響主與客、本與末的變動關係,也不影響我喜歡夏宇的詩,也不影響我認為她的詩只是二流。
因為對我來說,她是一流的詩人,只是愛寫,二流的詩。這有矛盾嗎?我想應該不會,愛寫詩、愛讀詩的人大概都有這種感覺,就是不能克制地把自己的詩寫成二流的樣子,因為這樣寫比較「爽」,比較符合自己!所以那些「一流」作品的特徵,諸如主旨高遠、結構完整、句勢平衡、譬喻精巧等等,不應是夏宇的詩想要的。
我想我知道夏宇在想一流的問題、在探索一流的問題,並時常找出一流的解答, 只是,一流的詩要有很多別的條件,可以說是客觀條件,詩人的主觀條件不一定願意和這些客觀條件配合,但我覺得這無損於詩人。
我們在閱讀一流的詩時,也不該忽略以上的論點,二流的詩人有時倒是首首皆為一流之詩。我越是讀詩、越是寫詩,就越對那些「二流」的作品感興趣,那像是某種創作原質性的東西,彷彿隱藏了各種詩學靈感的染色體與胺基酸,成為一種可貴的「詩餘」。《世說新語》中的《品藻》篇曰:
桓大司馬下都,問真長曰:「聞會稽王語奇進,爾邪」劉曰:「極近,然故是第二流中人耳!」桓曰:「第一流復是誰?」劉曰:「正是我輩爾!」
[榜外記]
◎夏宇
誰也不記錄誰了
我和日子
蟬嘶叫著 而後是
薄暮的風 後是
七月 是
我的臉色
像一方揉皺的餐巾 每一竿
話題裡
晾著。
被日子被手錶被望子成龍
被天下
無不是的父母被
詛咒被解剖被
長長的三百六十五日
重新
期待那只籠子尋找你
失望那只籠子尋找你
缾之罄矣那只籠子
維罍之恥那只籠子 總是
一只籠子尋找鳥兒尋找你
再沒有流浪
可以天涯了
謠言滂沱
你只能是一雙
漏雨的
鞋.
--六四年度大專聯考落榜紀念
夏宇,〈榜外記〉,《草根》,第6期,1975年10月,頁146。
未被榜單紀錄的人,轉化為未被時間紀錄的人、消失在歷史中的人。
一竿衣服,往往包括許多體面的事與隱私的事,而落榜生的臉色,只能供人擦嘴。巧妙地轉品,將「日子」、將「手錶」、將「望子成龍」、將「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將「長長的三百六十五日」變成可怕的動詞,並嵌入「詛咒」與「解剖」,充分地表現出時間的暴虐和世代與世代間的緊張性。
猶如既得利益者與失去利益者,倖存者與犧牲者的關係,這一切都是時間在挑撥。
「缾之罄矣維罍之恥」語出《詩經》裡的〈小雅・南風〉,以前高中國文課本都會選讀,因為這是篇談孝道的詩。缾是小瓶子,罍是大瓶子,意思是小酒瓶空了, 是酒瓶的恥辱。瓶子是否可以轉化為籠子?我不太確定,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詩人將孝道視為牢籠。
詩中之「你」是作者的自稱,也就是自己置身事外,對置身事內的自己講話。
在謠言的意象上有兩個對比,一是晾衣竿與餐巾,一是滂沱雨和破鞋,都與水有關。一個由濕轉乾,另一個由乾轉濕,成為現代詩中的對句。
[詩人節]
◎夏宇
詩人節
唯一不想做的事
就是寫詩
頭髮該剪了
厚衣服該收箱了
要好好寫一封信
想一想到底要不要結婚
最好能睡個午覺
席子是一種薄荷的涼
或者是不是該生一個小孩
屋裡有一種氣味
玉蘭花、杏仁
L. Cohen
混合吉他:
「你的敵人卻睡著了而他的女人醒著」
他會幫我吃完餃子皮
以及鹹鴨蛋的蛋白
他抽煙的樣子很好看
他喜歡講笑話
善男子及善女人
我不應該再掉眼淚了
整個地球
已經有四分之七是海水
而且爐裡的水開了
他來電話:
「嘿我們來做點燦爛的事吧。」
軟
可口
容易消化
他的嘴唇
他說的話
但是水開了
得先沏一杯茶
「有了埃及尼羅紅魚今生今世寧為女人」
那只是廣告
而且我必須先洗一個澡
總而言之
詩顯得太奢侈了
而且
有點無聊
端午節是熱鬧團聚的日子,但詩人節應該極度隱私,在心中祕密紀念。夏宇在詩集《備忘錄》中寫下了一九八二年,她的「詩人節」,那是個奢侈而無聊的午後。讀著這首詩,我興味盎然的設想著她的詩人節──
身為詩人,詩人節唯一不想做的事竟是寫詩?那當然!她首先感到夏日溽暑將至,該把頭髮剪短,把厚衣服收好,然後突然想寫信,又突然想到自己的人生也到了春夏之交,該不該考慮結婚?欸!乾脆先睡個午覺再說。躺在剛鋪好的、如薄荷般的涼席,此時對溫度的觸覺轉化成嗅覺,聞到淡淡的玉蘭花和杏仁香,忽而大膽的想生個小孩,因為她正聽著詩人歌手Leonard Cohen的情歌,思念著情人的體貼與儀態,變得多愁善感起來,想掉淚,想到鹹鹹海水,但現實中是水燒開了,嗯,對,該去泡下午茶!
這時卻接到情人的電話:「嘿!我們來做點燦爛的事吧。」愉悅的聽覺啟發了味覺,情人的聲音真是呢喃軟語,但滾開的水壺發出巨響,想到水,腦中閃過美麗的尼羅河紅魚溼淋淋的意象,即興編了一段廣告詞逗自己笑,覺得自己是幸福的女人,不過要會見情人,可得先沐浴更衣...人生最奢侈的莫過閒情,閒情莫過於詩的境界,而閒情其實是心中空無一事,自由自在,寧願做瑣事也絕不寫詩,可這不有點無聊?沒想到無聊本身饒富詩意,成就了她的「詩人節」。這首詩也在詩意幻想與生活瑣事之中擺盪。
夏宇一九八二年的詩人節就這樣被「偷窺」了嗎?我可沒說這首詩是「夏宇」的詩人節,我只說這是「她」的詩人節,而「她」是夏宇在詩中創造出來的「角色」。詩是詩人創造力的反映與放射,表現出的是詩人的「詩生活」,而非「私生活」。讀詩的樂趣在於透過文字、透過詩人特殊的視野,重新觀看我們早已習以為常的世界。
過去,我們在詩人節想到抑鬱而死的屈原,心情頓時沉重。夏宇的詩卻告訴我們,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其實是自由的日子。我想,屈原懷石投江,必定也抱持著豁達自在的心境。夏宇則是藉著敏感細膩的瑣事,勾繪出詩人節的珍貴──縱然在尋常人眼中,有點無聊。
一九五六年出生於臺北的夏宇,過去長期旅居法國,她的詩集也很少在各大書店流通,帶來一種神祕感。不過,夏宇的詩不但現代詩評家肯定,也受到許多年輕詩迷喜愛,在高中大學中蔚然成為一股風潮,在網際網路與B.B.S.上引起很多人興趣和討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夏宇的詩中常引用歐美流行歌曲的「典故」,例如「詩人節」中提到的Leonard Cobhen,就是著名的加拿大詩人與流行音樂歌手。夏宇也為臺灣許多歌手創作歌詞,例如(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到最近(乘噴射機離去)也被譜曲演唱。最近她又出了音樂專輯《越混樂隊》,可見夏宇的詩與流行歌曲互相激盪,是一位「吟遊詩人」呵!
- Dec 03 Wed 2003 21:03
以前讀夏宇:鞋.榜外記.詩人節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