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首先當然是娑羅雙樹,釋迦牟尼就是在拘尸那拉城(Kushinagara,今名Kasia)阿利羅跋(Ajitavati)河邊的娑羅雙樹間涅盤。娑羅雙樹屬於龍腦香科(Dipterocarpacea)娑羅雙屬(Shorea spp) 的常綠大喬木,,樹幹可割采龍腦香,佛教徒常用龍腦香油點佛燈,或用娑羅雙心材點香敬佛。

其亞種粗壯娑羅雙(S. robusta)和印南娑羅雙(S. talura)也被用於放養「紫膠蟲」(lac)的寄主樹,是膠蚧科(Kerriadae)膠蚧屬的介殼蟲,吸取寄主樹樹液後分泌出的紫色天然樹脂,又稱蟲膠﹑赤膠﹑紫草茸等。紫膠蟲於三世紀時已為中國所知,西晉張勃《吳錄》記載:「九真移風縣,有土赤色如膠,人視土知其有蟻,因墾發以木枝插其上,則蟻緣而上,生漆凝,如螳螂嫖蛸子之狀,人折枝以染絮物,其色正赤,謂之蟻漆赤絮,此即紫鉚也。」

娑羅雙樹傳入中國又被稱為「七葉樹」,但這裡有個問題,就是在植物學上,另有七葉樹科(Hippocastanaceae),也就是說,中國本有一種樹叫「七葉樹」,又名「天師栗」,其學名為Aesculus chinensis Bunge,屬七葉樹科,英文稱之為China Buckeye(牡鹿眼樹,buck是雄鹿的意思,又,美國人戲稱俄亥俄州人為Buckeye),大概是娑羅雙樹長得很像天師栗,故稱之。又有歐洲七葉樹(Aesculus hippocastanum),現在分布在歐美,就是英文中的Horse Chestnut(馬栗子樹),看來七葉樹科的果實與葉子與栗子樹也滿像的,但中國的栗子樹其實是指板栗,其學名為Castanea mollissima BI.,屬殼斗科Fagaceae。

其次是菩提樹。菩提樹梵語bodhi-druma,學名 Ficus religiosa,屬桑科榕屬(或稱無花果屬),原產於原產於印度、中國西南部、東南亞。又稱覺樹、道樹、道場樹、思惟樹、佛樹。釋迦牟尼就是在中印度摩揭陀國(Magadha,相當於今日印度的比哈爾省Bihar)伽耶城(Gaya)南菩提樹下證道。此樹原稱阿說他,意譯為吉祥、元吉。其果實稱畢缽羅(pippala),故亦稱畢缽羅樹。此外,梵語音譯中另有兩種「缽羅」植物──「優曇缽羅」與「優缽羅」。

「優曇缽羅」(udumbara) 即「曇花」,意譯作靈瑞花、空起花、起空花,所謂「曇花一現」,傳說三千年開一次花,花開則如來下生、金輪王出現於世間。唐代玄應《一切經音義》則稱「烏曇跋羅花,舊言優曇波羅花,或作優曇婆羅花。此葉似梨,果大如拳,其味甘,無花而結實,亦有花而難值。故經中以喻希有者也。」佛典中的曇花為桑科中之隱花植物,學名Ficus glomerata,產於喜馬拉雅山麓及德干高原、錫蘭等處。樹高三公尺餘,因其花隱於壺狀的花托之中,故被誤以為無花植物。俗稱「月下美人」的另一種「曇花」,為仙人掌科曇花屬( Epiphyllum)的熱帶沙漠植物,原產於南非、墨西哥,開花季節為六至十月,開花的時間在晚上八、九點鐘後,盛開的時間只有三、四個小時,非常短促,故常與佛典中的「曇花」混淆,或被視為是所謂的「瓊花」。

「優缽羅」(utpala),即青蓮花,又作烏缽羅、優缽剌。唐代詩人岑參初次看見時大為驚艷,曾作《優缽羅花歌並序》,對其形貌極盡其描寫之能──「其狀異於眾草。勢巃嵸如冠弁,嶷然上聳,生不傍引;攢花中折,駢葉外包,異香騰風,秀色媚景。因賞而歎曰:『爾不生於中土,僻在遐裔,使牡丹價重,芙蓉譽高,惜哉』。」佛典中的蓮花品類繁多,另有波頭摩華(padma),即紅蓮華、拘物頭華(kumuda),即黃蓮華、分陀利華(pundnarika),即白蓮華。

最後則是貝多樹,又稱貝多羅樹(梵文pattra的譯音),棕櫚科喬木,學名扇棕櫚(Borassus flabelliformis),樹身高大,其葉展開呈扇形。《舊唐書》云:「天竺國書于貝多樹葉以記事」李商隱《題僧壁》詩中亦云「若信貝多真實語,三生同聽一樓鍾」。貝多樹的葉片可按葉脈方向直接割成長條形,經過水煮、曬乾、磨光、裁割、燙孔、刻寫、上色、裝訂等程序,製成貝葉以抄寫佛經,就是所謂的「貝葉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madev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