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起thorn開始寫一系列的短詩〈囤積秘密的蟻句〉,目前一累積97首。短詩是很純粹的語言遊戲(競賽)。像謎語,謎底就是標題,卻讓人猜不透謎面。像禪宗問答,開悟與否看機緣。短詩本身不可能深刻,因為刀能深刻任何事物,無法深刻自身。再一次,評論thorn詩又要面對童詩問題,如〈小人書〉一樣,有些〈蟻句〉太像童詩了。其實,我一直認為寫童詩是詩人最難盡到的責任,也就是將詩人代代累積的靈感傳承給孩子們。許多偉大的詩人留下了珍貴的童詩集,所以我想,thorn能寫出充滿童趣的詩句,說不定也會成為「大尾」的詩人。 在此要釐清一下童詩的定義,我不認為故作童言童語狀就是童詩,我認為許多「兒童文學」的理念事實上太矯情,只是成人自以為是地「幻想」兒童如何「想像」。這等於是假設兒童缺乏「理性」,而隨便弄一些天馬行空的字句去哄騙兒童。事實上,兒童也是很講「邏輯」的,只是成人不易了解,兒童獨特的「邏輯」或「世界觀」正是人類創造力的潛能。因此,「兒童文學」應該是成人努力找回赤子之心,找回自己的「兒童邏輯」之後,如一個孩子與另一個孩子交朋友那樣,把自己的「兒童邏輯」現寶似地給其他孩子分享,其他孩子探索了這個有趣的「世界觀」之後,自然會受到鼓勵去獨立去完善自己的「邏輯」。
反過來說,成人讀「童詩」,又如何? 首先,許多成人已失去了屬於自己的「邏輯」,成為制式化的社會契約中的一個副本。其次,許多成年詩人沒能力寫童詩,包括我自己,甚至養成制式化的詩歌風格,就算是自己獨創的風格,也被自己的風格所限制。那麼,來讀讀thorn詩吧!恢復自己的赤子之心,像孩子一樣來認識一個陌生的小朋友,並鼓勵自己也寫寫童詩吧!
可問題是,假如thorn也是被自己獨創的童詩風格所限制,怎麼辦? 這…還是先讀讀詩,再想這個問題好了。

045 [居]
記得小時候
嘴巴巴玩著一隻貝殼
「夭壽喔」
奶奶趕來說
「啊裡面有一隻寄居蟹」
??
那寄居蟹哪裡去了?
敲一敲?沒有啊?
難道寄居蟹搬到我裡面
不願再 隨時長大
隨時搬家

好累喔~

這首詩很具像地模擬了童年經驗,童心如脆弱畏縮又神秘的寄居蟹,就這樣留在詩人心裡。這種「兒童邏輯」的模擬也表現在〈魚〉中,描寫了詩人的靈感:

048 [魚]
學做一隻魚
尾巴滑不溜丟
吐出連環漫話的
連環泡泡
想法
好多想法好多好多
還是悶在水裡


而以詩論詩的則有〈傻〉,描寫了詩人的技法:

031 [傻]
這輩子沒有什麼技巧可言,
就是傻瓜相機,
沒有替換的鏡頭,
單純的相信,簡單的沖洗

有些詩如藝術攝影,取景、光影、色調都細膩準確,一看就知道是耐心守候時機,拍了又拍,沖洗又沖洗才完成的傑作,但並不令人感動。可事實上,我上述的譬喻是有問題的,因為,很難確定〈傻〉這首詩如其內容那樣「沒有什麼技巧可言」,是「單純的相信,簡單的沖洗」,〈傻〉也可能根本是模仿傻瓜相機效果的沙龍照,騙取「傻」讀者的相信。也就是說,有些詩雖然字彙文法複雜多變,意象譬喻很華麗,看起來有點矯情,其實真正是詩人隨心而寫的「傻瓜相片」。
就像「吳派」文徵明式的山水畫,看似複雜,卻是隨筆堆推樹石;看似豪邁不拘的「浙派」戴進式的山水,反而才是精心設計、多次練習後,才能精準地一氣呵成。所以,〈傻〉可能是裝傻,或是我枉聰明,聰明過頭了。不過,讀詩時常常需要下類似的判斷,就是採取字面意義,還是認定話中有話。而我對這首詩的最後判斷是--這確實是詩人隨心而寫的「傻瓜相片」。(我是否太諂媚thorn了?)

005 [吻]
你的唇嚼的引線拉開我沉寂已久的
爆炸力

這是首很簡單的短詩,不廢話了,自己去吻。

011 [影]
愛情,眼中灼熱的正午,我是
一顆呱呱落地的陀螺,
在你腳底執意不去,蹲踞的心

「呱呱落地的陀螺」的擬聲法真是太準了,同時又指射了戀人赤子之心的主題,正午的影子只在腳下,愛人的眼如正午太陽,自己如影子蹲踞愛人腳下,看似不動,其實不斷騷然地轉著呢!

021 [河]
低頭!
拔河!
低頭!
拔河!
河 斷
河去何從

一開始不低頭努力拔的張力,在「河 斷」的剎那,收縮成突來的空虛與迷惘。以我的理解,這首詩中有兩種聲音,一是客觀現實叫人「低頭﹗」的叱喝,另一個是主觀理想或感情的掙扎與抵抗而用力「拔河﹗」詩題「河」令人想到「逝者如斯」指涉著人生,主客觀的拉鋸戰導致「河斷」(理想破滅、徒勞無功、遭遇無法彌補的失敗等等…),一時間使人生之「河」不知「何去何從」。這裡再度展現之thorn式「諧音句法」,容以後專文討論之。

030 [割]
愛割腕的那一天
生命就註定無可救藥
的流血

從此我的手提不起
也放不下

thorn常將成言套語、陳腔濫調如「手提不起也放不下」改裝成詩。這種改裝當然不是thorn所獨創,但她很喜歡這種技法,我認為開發「成言套語」的同音異義,其實也是「諧音句法」。

033 [農]
你是我的農夫
我喜歡你黝黑、強壯
為我輾轉反側好幾世的土質

但你不知 其實
我也是那在等待落下的
綿綿春雨

天地與農夫,自然與人類,很純樸的意象,卻充滿性暗示。兒童教育學者恐怕會覺得這首詩「兒童不宜」,這也是我討厭兒童教育學者的原因。西歐中古文學中,夫妻之事常被譬喻為農夫犁種土地,對「文學成人」來說,「你是我的農夫」其實就有夠挑逗了。不過,我願意相信這首詩毫無性暗示。

039 [獸]
跟蹤你眉心迷樣的足跡
來到深幽的林子
獸未曾露臉,而我已忘了
在狩獵什麼........

皺眉時眉心如獸的足跡,真是好譬喻,詩有好譬喻就夠了。該不會有人看不懂這譬喻吧︰就是皺眉頭時眉心糾結的兩三道肌膚紋路很像足跡。而皺眉頭時是在想事情,想事情就如一頭獸靜靜走入深幽的林子。看著別人皺眉頭,揣測別人在想什麼就如同追蹤狩獵那頭獸。而對情人無微不至的察言觀色最後導致忘了要狩獵什麼的結局。(主觀上我判定這是情詩。)

050 [島]
你是在我撤掉海防那年
偷渡而來
你衣衫襤褸
有個古老的名叫:愛情
   
你落腳在這個孤島上
我從來不知你確切隱身的那處
確切的你我沒看過
什麼確切的
   
台灣戒嚴時期有嚴密的海防,海岸邊佈滿崗哨與瞭望塔,後來裁減了崗哨,台灣來了許多大陸偷渡客,我想這首詩靈感起自此事。我不認為此處的「愛情」涉及兩岸關係這種複雜政治問題,但也無法「確切」排除這種解讀。

051[磨]
原來我就是個石頭要來和你磨的
你的鋒利偏頗得叫做刀
愈多的淚給予就是
將我磨得愈小

借用「寶黛戀」仙草還淚於石的典故,此處則是刀與磨刀石,真是辛苦的戀情。

052 [蛇]
難以抵抗的毒
在你跨越安全距離後
定咬成一口

莫怪,我的毒會發作

蛇咬到有毒之物。愛情之毒,莫此為甚。此詩也重複了〈小人書〉中〈小心距離〉的主題。

053 [契]
言 捉 語
語  閃言
可巧撞在一起
真是默
   契

所謂文不盡言,言不盡意,語言本為了表達,但總造成誤解。這首詩可以放在語言學概論的首頁。

056 [寂]
"當總降雪量大於總融雪量時
冰河就誕生了"
當柔軟的雪
堆疊成堅硬的冰
如寂寞
如幾百年的寒凍
壓縮時光
擱置在南北兩極
人煙罕至

這首詩將每年南北極的降雪視為時間的累積與壓縮,大量的時間空白如冰雪,形成孤寂感的絕佳譬喻。我寫完〈冰河三首〉後才看到這首詩,可別說我抄襲thorn喔。(趕快撇清關係)

062 [看]
, 你  看     唉
   我    你
我   ...你   我  看
   你        ! 我
看   ()    看
  ?    我   你看
你  看
       我    了解
 哭   你 
鏡子打碎落了一地靜靜相聚靜靜

除了鏡、靜又是諧音之外,此詩也是圖像詩,關於thorn的圖像詩,也再另闢專文討論好了。

066 [愛]
指      揮




這首詩好像左一指、右一揮,就把人搞迷糊了。「愛指揮愛」? 或是三角形的圖像詩? 總之,「指揮」是可以理解的概念,指揮交通、指揮演奏、指揮軍隊、左揮右指等等,「愛」卻是難以理解的概念。

065 [礦]
悲傷的礦藏
還沒發現一點用處
就隨這一生風化了

趁這首詩風化前,改快拿去挖掘自己的悲傷吧!

067 [吃]
1
雖然"吃"是一件很日常的事
但"把你吃下去"可就是...
未進化的野人
所以我憂鬱的文明了
2
所以...所以...你問我:
為什麼又瘦了~ㄣ
我...我..很有氣質
又無辜
的說
有一點吃太少了   

瘦身,大概是現代戀情中另一個重要問題。當戀情的佔有慾太強,簡直是食人族,但佔有不足,卻使人衣帶漸寬了。

092 [袖]
雙手織著冬天的衣袖揮揮
才不留神
小貓一溜煙來
扯成了無袖的春天
 
關於thorn的「貓」詩,還是另闢專文再討論好了。(累計問題:1.諧音文法 2.圖像詩 3.貓詩。真是愛逃避問題的評論者。)
總之,97首〈蟻句〉還得請讀者自己到田寮BBS(jct.ntou.edu.tw),thorn的個人版精華區去看個仔細。至於,「thorn是否被自己獨創的童詩風格所限制」這個問題,依我目前的觀察,thorn詩風格正在轉變中。假如,「童詩風格」同時也代表詩人逃避現實生活的問題,只在語言遊戲中尋求樂趣,而有玩物喪志的危險的話;那麼,所謂「嚴肅的文學創作」,就是如成人一樣,發掘、面對並試圖解決人世間的問題。我承認,詩被看輕,詩人遭到「倡優以蓄之」的待遇,是因為詩本來與政治密切相關,唯有批判政治、批判社會,樹立人生哲學式的典範,才會使詩與詩人得到尊敬。一旦「為藝術而藝術」,退縮到詩人自我的領域內,詩與詩人都顯得虛弱無力,有時,詩甚至得靠詩人的其他成就來支撐詩的成就。
但反過來想,企圖批判政治、批判社會,樹立人生哲學式的典範的詩人與詩,真的能達成目的嗎? 或是只問手段,不問目的是否能達成? 如果,詩真的能改變政治與社會,詩人真的有足夠的能力與信心去以詩改變歷史嗎? 或說,難道賦予詩這種能力的是詩本身? 如果賦予詩實權的其實是詩所該反對的機制,那麼,詩人有該如何? 所以,我的詭辯是,「無用之用」。詩人必須承認,詩無用。連我前面所說「詩人將代代累積的靈感傳承給孩子們」都是空話。我這麼說不是虛無主義或犬儒主義,我想說的是,詩人自我的領域就是「無用」之「用」,也就是唯一有用的「詩」就是自己寫詩的過程與自己的詩,對自己所造成的功用。簡單說,詩人以詩修身,捨此詩無他用。讀別人的詩,也就是或有助於自己寫詩罷了。
當然,上述有是一堆空話,而且還有欺騙性。不過,總算是一種理想,何必揭穿我呢?

P.S.關於諧音問題,可以參考︰

黃永武,《形聲多兼會意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
張廷興,《諧音民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0)。


小結:

很明顯地,侯馨婷其實讀了不少書,但並不刻意顯揚。但要搜尋出她的閱讀淵源並不容易,據我猜測,至少村上春樹與卡爾維諾的小說她讀了不少,這樣一來,後現代的敘事方式與思考邏輯,便滲透到她在中文系閱讀的中國詩詞與文言文基礎中。(從她所寫的近體詩可以看出,她對中國詩詞的格律具有一定的熟悉度。)至於她其他的閱讀經驗,似乎還有星座與塔羅牌,其他方面則尚待觀察。

中國傳統的童謠、數來寶、竹枝詞乃至於打油詩等詩歌形式的韻律感(不知她對相聲藝術是否有涉獵),則有助於將較僵化的近體詩的格律鬆綁;再加上她對諧音幾近於巫術式的喜好(諧音可視為一種類比式的巫術,趨吉避凶的渴求),或是將禁忌的諧音轉化為一種詼諧或感傷的用法,使得她的現代詩的音韻,完全不同於受歐美詩歌影響較重的作品,因而產生一種非常獨特的風格,乍看之下甚至有點「前近代」,半新半舊,但事實上反而非常「後現代」,非常前衛。

除去她對兒童的喜愛,並在詩中表現出來的童趣以及女性特有的天真想法不談,她的創新其實是建立在對「感傷主義」(sentimentalism)或多愁善感的語言風格的創造性的使用。感傷主義的風格可以視為是傳統詩詞末流的通病,對於中文現代詩來說,所謂的「中文系出身」的詩人也常常受到這種傳統的拖累,至少在受歐美現代詩影響的詩人看來(或是所謂「英文系出身」者),現代詩中較傾向於採用傳統詩詞元素的詩人,往往具有感傷主義的風格的弊病。侯馨婷的成功就在於對感傷主義的風格賦予新的形式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madev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