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冷門」的抒情詩人

午後的陽光 是陣透明的霧
無風 微雨
黑袍修士無聲地滑行
電梯的沈落 隨著原罪的牽引
飽脹的空氣吸掉一切沈沒的回音
金色巨大的果凍 正在膠凝

於是我們散步 緩慢而優雅
於是我們窒息 緩慢 而優雅

——歐以冷,〈霧中風景〉


歐以冷(1976- ),一位沒得過詩獎、沒參加過文藝營、沒在副刊或雜誌發表作品、雖參加過詩社但從不活躍,一位不太年輕但仍是青年的「冷門」詩人,已經默默寫詩八年了。他終於準備要出版自己的第一本詩集。詩人的他,正似「黑袍修士無聲地滑行」。他的抒情詩中的慾念縱然強烈,卻早已內省為「原罪」,而傳導聲色感官的介質,如聽覺所倚賴的空氣、如視覺所以依賴的光線,更發生各種變異——飽脹、膠凝——使詩中的主體如隔一膜,充滿莫名的窒息感,然而「優雅」卻由此滋生,成為美學上朦朧的「霧中風景」。

很意外的,我竟然認識歐以冷,更意外的是,我與他竟有一種「交淺言深」的友誼。歐以冷面對文學創作的態度,讓我不禁聯想到奧地利大文豪斯蒂芳.茨威格,(或譯褚威格, Stefan Zweig, 1881-1942)的回憶錄《昨日的世界》(Die Welt von Gestern)所描寫的十九世紀末的抒情詩人們:

「那些詩人們…不羨慕榮譽、頭銜、實利,他們所追求的,無非是在安靜的環境中搜索枯腸,把一節節的詩句完美地聯結起來,讓每一行詩富於音樂感,光彩奪目,詩意濃郁。他們所形成的圈子,在我們日常的塵囂生活中簡直像是一個僧侶團。…不過,儘管他們離群索居,但在我們當時的年輕人看來,那樣一群如此潔身自好的人是多麼崇高,那樣一群一絲不茍的語言的守護人和獻身於語言的人(他們把自己全部的愛獻給了詩歌語言,他們的語言不迎合當年的時代和報紙,而是追求不朽的生命力)確實是我們的榜樣。我們簡直羞於看他們一眼,因為他們生活得小心謹慎,從不出頭露面,招搖過市。他們有的像農民一樣住在鄉下,有的從事一種小職業,有的作為一個熱情的漫遊者周遊世界;他們所有的人只為少數人所知,卻也被那些少數人熱烈愛戴。」[1]

但事實上歐以冷並不是什麼神秘人物,他只不過是我同學的同學,一位台大歷史所的研究生,如果上述的引文與他有任何關係的話,不過是說歐以冷也對不慕榮利的詩人們抱持著虔敬之心,例如,保羅.策蘭(Paul Celan, 1920-1970)、帕斯 (Octavio Paz, 1914-1998)和北島(1949- );或是說,他與一群在大學BBS站寫詩的朋友們,如Morzaropin (1969- )、Patience (1975- )、muyan (1976- )、eyetoeye (1976- )、Blinky (1978- )等若隱若現的ID名稱(容我無法一一列舉),都抱持著在承平時代默默寫詩的理想。回顧上一個世紀之交,亦是詩人的斯蒂芳.茨威格結識了瓦萊里(Paul Valéry, 1871-1945)、維爾哈倫(Émile Verhaeren, 1855-1916)、里爾克(Rainer Maria1 Rilke, 1875-1926)、帕斯科里(Giovanni Pascoli, 1855-1912)、弗朗西斯.雅姆(Francis Jammes, 1868-1938)這些特立獨行的詩友,當二次大戰的悲劇降臨、他逃亡海外顛沛流離、世界彷彿即將毀滅時,他在回憶錄中這樣感嘆著:

「我不知道,所有那些詩人…在今天還有多少價值…我只知道,並且覺得有責任,懷著感激的心情說出這樣的事實:那樣一代對神聖的詩歌藝術刻意求工的獻身者們,在一個已經越來越機械化的世界裡,曾使我們受到莫大的教育和感到無比的幸運。」[2]

如今這些詩人或許已名留青史、享譽國際,即便如此詩人們總是「冷門」的,他們絕非獨學無友,也不乏追隨者、仿效者,但無論他們多麼了解這個世界,在任何時代、任何地方,真正了解他們的永遠只是寥寥幾人。我想歐以冷情願處世以冷,情願默默等待真正的了解,而不願在喧譁的假裝了解中應酬。


二、時間的賦格曲

乍讀歐以冷的詩,的確會有如隔一膜,難以闖入他的力場的感覺,雖說他的詩多半是情詩,卻在大量重複的意像中,如草蛇灰線藏著某種終極關懷;我反覆閱讀後才漸漸發現,他的詩或許可以比喻為以「時間」為主題的賦格曲(fugue,或譯復格曲)。

賦格曲是一種複調曲式(polyphony),字源為拉丁文fuga,是「追逐」、「遁走」的意思,是指用對位法(counterpoint)為一定數量的聲樂或樂器聲部寫作(通常為3個或4個聲部),當主題在一個聲部首次出現後,其他聲部便相繼以模仿手法進入,彼此追趕,多種模仿手法的運用構成了一種富於特性的「語言」。賦格曲中首先由某個聲部單獨陳述一個「主題」(Subject),這個主題具有一定性格、由4到8小節的樂句所構成。在主題結束處,第2個聲部移位到屬調上重複主題,稱為「答句」(Answer);此時演奏主題的聲部以對位旋律伴隨著答題,稱為「對句」(Counter Subject)。各聲部以主題和答題交替的方式相繼進入,便構成賦格的第一部分,稱為「呈示部」(Exposition)。「呈示部」之後則為「插入句」(Episode),這個段落與樂曲的主要部分形成對比,一般利用主題或對題中的某種特性,用模仿或模進手法寫成,但有時也可用新材料,寫法多樣.。而後是「緊急段」(Stretto),這是一個聲部未奏完主題或答句時,另一聲部即行插入,也奏出主題或答句,通常用於賦格的尾部,藉以造成逐漸緊張的效果,將全曲推向高潮。還有「持續音」(Pedal),通常用在緊急段及尾聲的前面,以增強終止的感覺。最後則是「小尾聲」(Codetta)與「尾聲」(Coda)。[3]

我之所以會以「時間的賦格曲」形容歐以冷的詩,是因為他的詩中不斷重複出現「回憶」、「終戰 / 終站」、「鐵軌」、「電纜」、「白牆」、「黑色道路」等等的意象,並且發展出各種變化的譬喻形式,在詩與詩之間呈現某種呼應的關係,而這些意象與譬喻則呈現出各種時間觀念的圖式。時間的觀念若用圖式來表達,大致可分為「循環模式」與「線性模式」。循環的時間觀又有強弱之分,例如古印度文化的輪迴觀將時間視為循環不息的圓圈,認為世間萬事萬物皆不斷重複發生,因此並不注重所謂的歷史;而古希臘文化則是弱化的循環時間觀,認為時間呈螺旋型前進,各種類似的事件不斷地上演,故更重視追尋形上學的理想型。猶太教、基督教的時間觀則是有始有終的直線,有創世紀、有世界末日,時間的前進方向則體現了神的意志。中國文化的時間觀基本上也是線性的,但似乎更重視興衰起伏與陰陽五行,而呈現一種「段落模式」的時間觀。[4]

當然,我並不是說歐以冷的詩的形式真的如賦格曲般格律嚴整,也不是說他的詩的內容真的在探討各式各樣的時間觀念,而是說賦格曲與時間的觀念,有助於讀者欣賞他的詩中某些獨特的思考脈絡。這種時間賦格曲的感覺,在歐以冷的〈禁忌 / 迴聲〉這十二首組詩中,表現得最為明顯:

〈禁忌〉

暖雪開展平原
裸露的背脊是月下一條緋色鐵軌
晚班的列車
我的目光搖晃入睡

〈迴聲〉

(平原,特別是過於平坦的
平原。
將牽動戰事 平坦
總是如此易於讓人牽動某事

屆時便會有一列武裝列車

記憶在這裡換軌
嶄新的車輪與嶄新的鐵軌咬合
前線真的存在嗎?
鋼軌與鋼輪 切擦
可筆直尖叫兩百公里)

〈禁忌〉

妳即是大地 漾著波光的水田
我的髮絲生根 攀爬在妳裸背
終站的鼻息
埋入溫柔的土壤



晶瑩的汗毛點成水稻的秧苗
白鷺鷥的纖腳小心翼翼地撫觸
初春 嘉南的霧色

〈迴聲〉

(終站了嗎?
終戰
意味著不會再有B-17丟下的爆彈
不會 再有白色的死亡 夏日之火光
不會再翻攪水田間的泥,與植物蔓長的根

終站。

這裡迎接著我,地下的車站
鋼鐵的脊樑向地下穿刺,撐持起這個空間
這裡迎接著我
一個方整而日光燈的空間

一個現在。)

「暖雪開展平原」令人聯想到艾略特(T.S. Eliot)《荒原》(The Waste Land)中的詩句「冬天保我們溫暖,把大地 / 埋在忘懷的雪裏,使乾了的 / 球莖得一點點生命。」(查良錚 譯,原文:Winter kept us warm, covering / Earth in forgetful snow, feeding / A little life with dried tubers.),因為時間如「忘懷的雪」,覆蓋一切。月光下的平原,列車上搖晃欲睡,紅銅色的鐵軌縱貫台灣島,像裸露的背脊,也像一條年表,讓「記憶在這裡換軌」,同時,這也是「筆直尖叫兩百公里」的近現代史!時間與地理、地理與身體,各種象徵一下子糾纏起來。「終站 / 終戰」的諧音挪移,二次大戰美軍的頂尖武器B-17轟炸機,使這首詩的詮釋無可迴避慘痛的戰爭史。

又例如〈雪,止〉這首短詩,雪可以譬喻空白的未來,止可以譬喻過去的足跡,亦可指停止在當下。一刀、一人的加入,則將雪、止變成了某種禪宗式、武俠式的場景,製造出某種截斷時間的緊張感,此時「你開槍」突然打出了現代化的時間的彈道(trajectory),而「青鳥」則顯然源自於李商隱「青鳥殷勤為探看」的詩句,頓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等情詩中對時光與青春的感嘆,又隨著青鳥源源不斷地穿越時間而來。

〈雪,止〉


一刀
一人


你開槍
青鳥便得以穿過


三、疏離

茨威格從維也納流亡到英國,對英倫島民的評語是:

「我找不到一個人可以和他討論討論對我來說非常重要的事情;由於我對體育、娛樂、政治以及他們平常關心的事抱著全然無所謂的態度,在那些好心的英國人看來,我大概是一個相當沒有修養和呆板的人。」[5]

或許在台灣島民看來,歐以冷也成為這種「沒有修養和呆板的人」,尤其是當他討論起「非常重要的事情」的時候——

〈你已經不懂〉

鉛字和噴墨
究竟
有什麼差別
就像你不知道
拿刀砍 和
按鈕丟炸彈
各是什麼
感覺


註釋:
[1] 斯蒂芳.茨威格,(Stefan Zweig),舒昌善、孫龍生等譯,《昨日的世界》(Die Welt von Gestern),(北京:三聯,[1991]、1997),頁153-4。
[2] 同上,頁155。
[3] 姚世澤,《巴赫復格曲的研究》,(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1977]、1998),頁25-38。廖瑞銘主編,《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文版)》,(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第5冊,頁235。
[4] 吳國盛,《時間的觀念》,(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黃俊傑,〈中國歷史思想中的時間觀念〉,《當代》,第158期,2000年10月,頁83-91。黃俊傑,〈中國古代儒家歷史思維的方法及其運用〉,《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集刊》,第3期,1993年3月,頁361-390。
[5] 斯蒂芳.茨威格,(Stefan Zweig),舒昌善、孫龍生等譯,《昨日的世界》,頁17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madev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