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亞非拉筆記 (3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詩人並不是渾渾噩噩地生活著,詩人往往察覺到許多事情,有時因為過分關注,因此感到痛苦。上次讀阿拉伯的詩,是因為聽到薩伊德(Edward Said, 1935-2003)因病過世的消息,這次則是看到伊拉克戰爭三年,估計約有六十萬伊拉克人喪生的新聞。

kamadev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印度莫臥兒(Mogul)帝國開國君主巴布爾,全名「咱喜魯丁.穆罕默德.巴布爾」(Zahir-ud-din Muhammad Babur, 1483-1530),1483年生於撒馬爾罕(Samarkand)。他的父親烏馬爾.謝赫.米爾札(Umar Shaikh Mirza, 1456-1494)是帖木兒家族的後裔,亦出生於撒馬爾罕,後被分封為費爾干那(Farghona)的君主(此即漢代西域「大宛」之故地,今烏茲別克共和國的浩罕(Kokand)地區),此人志大才疏,英年早逝,1494年巴布爾以十二歲之沖齡繼位時,父親遺留給他的只有家族中諸叔伯的忌妒和鄰國諸君主的仇恨。

kamadev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看《亞洲週刊》才注意到今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為孟加拉經濟學教授尤努斯(Muhammad Yunus),最近我正好在讀他的自傳《窮人的銀行家》(吳士宏譯,三聯書店,,2006.06),所以有一些感觸。本次諾貝爾獎委員會表示:「只有當大批人口找到消除貧困的途徑,才能取得永久的和平。」我覺得可惜的是,尤努斯終究無法獲得諾貝爾經濟獎。其實尤努斯三十年前創辦的格拉明銀行(Grameen,意為「小型鄉村」),正是在反省商業銀行的借貸制度,反省國家的經濟政策,這正是尤努斯的質疑:「當銀行將被認為是沒有信貸價值的窮人拒之門外時,經濟學家們為何會保持沉默呢?」不過經濟學家大概不會認為格拉明銀行是一種經濟事業,只會視為是慈善事業。

可是在我看來,非營利事業的格拉明銀可以不賴捐獻自給自足並不斷擴大規模,所以不是慈善事業,而是救國救民的事業、經國濟民的事業。三十年來,尤努斯的事業不能使孟加拉成為經濟強國,也不能迅速提高孟加拉人民的生活水準,但確實拯救了無數瀕臨餓死的孟加拉人民,讓許多人依然貧窮但衣食溫飽,有錫屋頂遮風避雨,並自食其力有尊嚴地活著。或許,也在無形中消彌了許多社會革命的暴亂與流血衝突。

kamadev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爾及爾這個海盜出沒的都市,在緊緊束縛著它的高大城牆裡亂哄哄地生活著。城內的各族居民在色情、暴虐、掮客生涯、酒食征逐的浪潮中蠢動。土耳其人、阿拉伯人、柏柏爾人、摩里斯哥人、安達魯西亞人、塔加蘭人、黑人、猶太人和叛教者等待著海盜船回來。搶劫來的東西運上岸時,先取出一部分,然後把他們分攤到的東西進行拍賣,呈現出一片爾虞我詐、鼓譟喧鬧、貪得無饜、排外成性和焦躁不安的場面,這就是攝政區最早的民間貿易的奇觀。

——馬賽爾.佩魯東(Marcel Peyrouton),《馬格里布通史》(Histoire generale du Maghreb)

kamadev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李維史陀在亞馬遜河流域

追蹤「年鑑學派」歷史家布勞岱(Fernand Braudel, 1902-1985)到巴西,會發現1935年他到新成立的聖保羅大學任歷史語言學教師時,還有一位社會學教師李維史陀(Claude Levi-Strauss, 1908- )也在該年履新,不過當人類學家扛著萊卡照相機與一部八釐米攝影機闖進巴西叢林時,我們的歷史學家卻在暑假跑到義大利,用一部特殊的老電影機快速拍攝檔案史料微卷(在阿爾及利亞經一位美國電影工作人員推薦購買的,據說拍攝2000張照片只需30公尺長的底片);當李維史陀認為「眼睛一直盯著觀景窗而不觀察理解週遭發生的種種」是不對的,而儘可能少用機械多用裸眼時,布勞岱從義大利帶回了「好幾公里」的微卷,還用一部自製的桌上型投影機,在巴西懶洋洋的生活步調中慢慢閱讀歷史的風景。

「巴西的景觀…給了他一種『在歷史的背後旅行』式的深刻印象。因為二十世紀初還能在巴西各地看到輪耕、森林的大量開發、族長式的大家庭,這些都是歐洲過去所能見到而今日已經消失的景象 」,布勞岱的夫人這樣形容:

kamadev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沒到過敦煌
在測試
可能也沒有到過敦煌的你
你提起王圓籙 伯希和
聽過 但我不認識


kamadev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高中同學J君兩年前去了趟珠海,他大哥在某台資工廠當廠長,J君一下飛機,他大哥就塞給他一包人民幣──因為他大哥包了二奶。我頓時覺得不可思議,他大哥不是才結婚不久嗎?「對呀,我姪子才兩歲」,J君苦笑著說,「我大哥的二奶是佳木斯人。」

kamadev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前言   

    「胡人便於馬,越人便於舟」,當生活在北方乾燥的大草原、大平原上的人們發展出「騎馬文化」時,生活在南方水道縱橫的人們,也發展出「船舶文化」。船舶絕非僅是技術性的交通工具而已,水上交通的形式往往會改變整個文化的生活內容,甚至精神思想內容。古埃及文明雖然位於乾燥的沙漠地區,但有於尼羅河每年定期氾濫的特性,使古埃及文明具有某種親水的特性;再加上其位置正好在地中海與紅海的交界點,掌握了重要的古代海上貿易路線,因此「船舶文化」應該是古埃及文明中一個重要的面向。從遺跡和出土的文物中之圖像記錄來看,古埃及的船舶圖像時常出現在神廟或墓室壁畫、浮雕以及陪葬品、「死亡之書」之上,重視船舶的程度可以說是不下於腓尼基、希臘這些航海文明,與其他內陸的「大河文明」似乎有所差異,因此引起筆者的興趣。
    這裡所謂的「船舶文化」可以分成幾個層面來討論。首先是技術的層面,也就是研究船舶本身。每個濱水的文化,都有獨特的造船與航行技術。文化人類學家透過比較型態學,整理出不同的船舶型態,並追溯這些型態的由來與演進過程。這個層次上,本文所要研究的是古埃及船舶構造的基本型態,辨識出它於其他文化的船舶有何異同,並研究其發展演進。其次是日常生活的層面,也就是研究一個文化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船舶,以及船舶為生活帶來什麼改變。這個層次上,本文要研究的是古埃及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船舶,將討論古埃及尼羅河上的漁船、小艇、貨船以及航行於地中海於紅海的海船,及其發揮的功能。第三個層次是研究船舶在一個文化中的精神思想中扮演的角色。這裡主要是指一個文化的文學中,「船舶」作為一種象徵或譬喻,其特殊的意義何在﹖進一步來說,「船舶」有無進入宗教或哲學的領域中,如果有,又是作為何種象徵或譬喻﹖這個層次上,本文將探討古埃及墓壁畫與浮雕以及「死亡之書」中的船舶之抽象的象徵或譬喻意義。
    由於文字隔閡與史料的不足,本文僅能蒐集二手資料中相關的部分,勾繪出古埃及「船舶文化」的輪廓。資料不足與詮釋錯誤是在所難免的,本文希望能盡可能地蒐集一些古埃及船舶的圖像資料,至少就圖像本身來認識當時的實際狀況以及這些圖像的象徵意義。本文將把以上的三個層次分為三個部分來討論︰一是古埃及現實生活的船舶及船舶的基本構造,二是古埃及的送葬之船,三是古埃及船舶的象徵意義。最後將對古埃及的「船舶文化」做一綜合性討論。希望能由具體到抽象,簡要地探討古埃及「船舶文化」得各個層面。

二、古埃及現實生活中的船舶

    此處所謂「現實生活」中的船舶是指古埃及時代實際用來交通運輸用的大小船隻;與之相對的則是「精神生活」中,宗教、思想上的「抽象船舶」。「現實生活」中使用的船舶,似乎又可分為幾個部分。一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船舶,這些往往都是些結構簡單的小船,這種小船也往往也表現出這個文化獨特的造船工藝。大船的結構,大體上是由小船衍生、發展而來。因此,本節2.1與2.2的部分主要便是在討論古埃及人親水的日常生活以及古埃及船舶的基本結構。

kamadev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網路上一位朋友「永夜天」引用了元代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三中關於「木乃伊」的故事。於是我們在網路上熱烈討論起來。其文曰:

「回回田地有年七八十歲老人,自願捨身濟眾者,絕不飲食,惟澡身啖蜜。經月,便溺皆蜜。既死,國人殮以石棺,仍滿用蜜浸,鐫志歲月於棺蓋,瘞之,俟百年啟封,則蜜劑也。凡人損折肢體,食匕許,立癒。雖彼中亦不多得。俗曰蜜人,番言木乃伊。」

按「木乃伊」又名「木蜜納亦」,為古敘利亞文Mumiya’i音譯,阿拉伯文作Mumiya,波斯文作Mumiya,可能源自於波斯文moom(蠟、蜂蠟、黃蠟),又作「無名異」(見《宋史.大食傳》、《嶺外代答》)、「木蜜納亦」 (見《回回藥方》)。

kamadev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季羨林先生在<�談翻譯>一文中說:"倘若對一個外國的詩人,戲劇家或小說家真有興趣的話,就應該有勇氣去學他那一國的語言.倘若連這一點勇氣都沒有,就應該自己知趣走開,到應該去的地方去.不要在這裡越俎代庖,魚目混珠.我們只要有勇氣的人!" 我既不懂古埃及文,當然談不上翻譯古埃及情歌. 但我的藉口是,我翻譯的是Ezra Pound的譯文.

我第一次讀到古埃及的詩歌是在蒲慕洲老師的譯本<<�尼羅河畔的文采--古埃及作品選>>中念到的幾段節譯:

野鵝在悲鳴,牠被陷阱困住

kamadev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謝冰瑩 (1906-2000)

竹內好 (1910-1977)

 

讀謝冰瑩的《我在日本》,意外地認識了竹內好。「謝樣」在〈當了俘虜的——竹內好〉中很生動地刻畫了青年竹內好的形象:

kamadev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說:

kamadev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旅行往往從回家之後才開始…那是我去韓國六天旅程的最後一個上午,一大早與同行的朋友們約好一起去「梨太院」瘋狂血拼。此處確是東西洋百貨薈萃之處,一家家人蔘藥材、手工藝品、特產食品的店舖令人眼花撩亂。我雖對購物沒什麼興趣,卻也買了人蔘薑糖、一隻紅銅懷錶和一組螺鈿漆器,然而我看了就買,並不殺價比較,這只花了我半小時(一方面也是阮囊羞澀之故)。正覺得不知如何消磨時間,驀然望見不遠的山坡上,層層疊疊的屋舍堅間露出一對高高的清真寺叫拜塔。微雨的初秋,霧染的白晝,灰青色的叫拜塔顯得冰涼、安靜。於是我硬拉著一位接待我們的韓國學弟東權先生,脫離了血拼的隊伍,前往朝見這所透著神秘感的清真寺。

其實台北大安森林公園旁也有一座清真寺,我平時坐公車通勤也時常經過,大概是因為建在開闊的地面上,少了一分隱約的美感,我並不覺得清真寺有何特殊。但漢城「梨太院」有點像台北天母,位在緩坡參差起伏的地區,也同樣被協防的美軍選為軍事機構的所在地,數十年的經營,綠草碧坡、老樹成蔭,漆黑的柏油路在漸層的房屋間蜿蜒,頗有圖畫佈局之美。我抬著頭只顧盯著叫拜塔一路走去,一鑽入山坡裡卻迷失在迂迴的巷弄之中,遠看十分高聳的塔樓也被窄巷兩旁的屋簷遮蔽,東權與我繞了半個多小時,好像進了迷宮。

因為考慮到回程的時間,怕耽誤了大家集合,東權滿頭大汗一直問路,卻因為巷道崎嶇,雖問了路也不易尋得正道,走著走著竟下坡回到了大街上,最後我們才發現原來錯過了一條小岔道,早已過門而不入。我們終於問對了人,迷宮一下子被破解了,五分鐘後穿過一條窄巷,如進了一座玄關,清真寺陡然聳立在面前。顧名思義,伊斯蘭教的清真寺最為樸實,沒有華麗雕飾,沒有燒香祭拜之處,只有幾何型的拱廊、門窗和醒目的圓頂、叫拜塔。東權與我並不了解伊斯蘭文化,只是靜靜地繞行清真寺一圈,達成了一時任性的行程,也調勻了爬坡疾走的呼吸。我忍不住從窗口窺伺正殿的禮拜室,結果當然只是看到空蕩蕩的幾根柱子,和面向麥加的淺淺壁龕,空無一物、唯有心中真主,每座清真寺都相同。

臨走前東權幫我在清真寺門口拍攝照片,按理說在清真寺也不該照相,因為任何個人的形象,都不是反對偶像崇拜的伊斯蘭文化所喜愛的。但是人的記憶如此薄弱,遠方的旅程又如此難得,我也只好做一回無聊觀光客了。觀光結束之後,旅行從回家之後才開始…為何漢城會有清真寺?這個問題我事後才想到。韓國可是距離伊斯蘭國度很遠很遠的國度,歷史上似乎缺乏交流,近現代也無移民往返。等我回到台北家中小小的書房後,我的書蟲癖又犯了,開始在書海中從阿拉伯「臥遊」到韓國。

kamadev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三 毛

從利比亞到西撒哈拉:讀王琰如與三毛的散文集

最近在看王琰如的散文集《我在利比亞》,是她在1960年代隨夫婿到該地工作居住前後約五年的紀錄,比起三毛如夢似幻的西屬撒哈拉(Spanish Sahara)經驗,王琰如是務實的家庭主婦。她首先考慮到如何從台灣夾帶生薑到該地種植(然而每家的生薑都在長途海運中陣亡,僥倖存活的在利比亞也種不活);如何自製豆腐(後來證明這是不可能的任務);如何用麵粉洗出麵筋(這點她做到了,了不起!)

王女士頗為得意地炫耀她在利比亞還能做出她的招牌菜「素食錦,並介紹她在台北的文友們的名菜,例如,潘琦君善燒蝴蝶魚、劉咸思會做核桃酪...總之,在利比亞令人意識到中華文化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吃。例如醬油,居然有老中發明醬油粉這種恩物,可以買來沖泡醬油。伊斯蘭教國家不能吃豬肉,則讓家裡的老爺孩子們對吃膩的牛肉與雞肉抱怨連連(這彰顯了豬肉在中華料理中的地位),而海運來的金針、木耳、霉乾菜、糯米粉、牛肉乾等等可都是無價之寶啊!

我媽曾遠征過我們在非洲中部的邦交國布吉納法索(Burkina Faso),我國駐該國的大使館,凡是入口的東西,從蒸餾水開始,全部依賴台灣的貨櫃補給。當地的東西,只吃一樣,就是特辣的非洲辣椒。我媽帶回來一罐大使館的辣椒醬,只需用三分之一的量就能達到台灣辣椒醬的效果。但最後因為吃的太慢,擺在冰箱裡發霉了。

kamadev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是否要像伏爾泰(Voltaire, Francois Marie Arouet, 1694 – 1778)的小說《憨第德》(Candide)中的潘若斯博士(Dr. Pangloss)一樣,相信我所存在的世界,是所有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世界呢?我的意思是,台灣所有的可能中最好的可能,是否就是「維持現狀」?讀了美國歷史學者派里.安德森(Perry Anderson, 1938- )在《倫敦書評雜誌》(London Review of Books)上的專論〈台灣勝負未定的選舉〉(Stand-Off in Taiwan),我很驚訝的發現,他居然坦白地稱台灣為美國的「保護國」(protectorate),並說正如當初南京政權必須容忍日本的保護國——「滿洲國」——今日的北京政權亦對台灣暫時無可奈何!

最近在台灣頗為熱門的《想像的共同體》(The Imagined Comunity)的作者,國際關係學者班奈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 1936- )正是派里.安德森的親兄弟,派里自己的重要著作《絕對主義國家的譜系》(Lineages of the Absolutist State),也正好與其兄長的著作呈姊妹關係。因此派里.安德森該文對民族國家問題的分析架構並不令人意外,令人意外的是他戳穿了民族國家問題的華麗外表,赤裸裸地證明台灣是美國武力之下的保護國。

再繼續討論派里.安德森的論述之前,照例要迂闊一番,談談「世界體系」的問題。最近我同時讀了經濟學家阿銳基(Giovanni Arrighi)的著作《漫長的二十世紀:金錢、權力與我們社會的根源》(The Long Twentieth Century: Money, Power and the Origins of Our Times)與《現代世界體系的渾沌與治理》(Chaos and Governance in the Modern World System),發現一些有趣的問題。阿銳基試圖整合一串威名赫赫的經濟史學者,如「亞當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韋伯」(Max Weber, 1864-1920)、「宋巴特」(Werner Sombart, 1863-1941)、「熊彼得」(Joseph A. Schumpeter, 1883-1950)、「布勞岱」(Fernand Braudel, 1902-198)、「華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 1930-)等人的研究,再加上關於「霸權」(hegmony)的理論,如「保羅.甘迺迪」(Paul Kennedy)、「威廉.麥尼爾」(William McNeill)等人的研究,大膽勾勒出過去五百年來巨額資本的累積週期,與金融中心、歐洲霸權中心的轉移現象:從「威尼斯—熱內亞」到「阿姆斯特丹」、「倫敦」、「紐約」乃至於今日的「東亞」。

kamadev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95年外國人口(Uitlander)已經將近十七萬五千人,政府如果不立法限制他們參與政治事務,將對共和國呈現威脅。在發現黃金之前,公民權的授與並無嚴格限制。人們能自由旅行、經商、並在南非洲任何地方擁有財產。南非共和國就有三位總統原是英國公民。在開採黃金後,波爾人開始強調民族(Het Volk, the people)與其作為國家的獨特性。克魯格政府有系統地提高公民權與參政權的要求標準;1895年以後,外國人幾乎無法取得公民身分。這些沒有參政權的階級支付十分之九的稅收,人口為波爾人的兩倍。1890年代中葉,克魯格政府對待外國人與礦場負責人的態度產生了緊張,如果不加以解決,共和國必將撕裂。英國朝著北方擴張勢力到中非洲,使得共和國境內的外國人問題的解決更為複雜。克魯格不願緩和其內政政策,加上英國在整個非洲的帝國主義不斷升高,乃是波爾戰爭(Boer War)爆發的主要因素。

--Harry Gailey 著,蔡百銓 譯,《非洲史》(中冊)


我上一次想到波爾戰爭,是看喬治魯卡斯的星際大戰二部曲的時候:電影節尾一隊隊Storm Trooper列隊集合的場景,令我忍不住聯想到「波爾戰爭」的英國部隊,因為電影中的道具頭盔形狀跟十九世紀末的英軍頭盔很相似,而電影中半沙漠的背景也與南非的地景類似,片名Clone War (複製人戰爭)的發音也讓我覺得像是Colonial War (殖民地戰爭)的簡稱。這讓我警覺到「波爾戰爭」的問題。我那時直覺地猜想,喬治魯卡斯大概是以波爾戰爭為藍本設計劇情吧。

kamadev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巨流出版社翻譯了Kenneth G. Henshall寫的入門教科書《日本史》(HISTORY OF JAPAN:FROM STONE AGE TO SUPERPOWER,譯者李忠晉,2003),若對照鄭梁生先生的《日本通史》,這本書篇幅雖少,但真是好看多了,而且在短短的篇幅中,居然還介紹了較不出名但影響力不在內藤湖南之下、長年旅居中國的記者兼「中國通」橘樸(1881-1945),真是令人驚訝!不過,國內翻譯日文書集或從事日本研究的專業與業餘人士雖眾,也很有成就,卻很少有人翻譯日本學者寫的日本通史著作,令人覺得有點奇怪?

我對日本史的了解實在膚淺。話說回來,我在國中時就曾對日本史產生興趣,家裡有本陳水逢先生的《日本文明開化史略》(台灣商務,1967),就糊裡糊塗拿來唸了,主要是當成戰爭故事來看,畢竟,最初的動機是想了解甲午戰爭為何會輸給日本。事後想想,抱持著「日本為何會成功」這種想法而找日本史的書來讀,實在是一種誤導性的觀念。

第二次想要讀日本歷史,卻是因為讀了簡江作先生的《韓國歷史》(五南,1998)的關係,所以找了鄭梁生先生的《日本通史》(明文,1995),兩書互為補充。這又是另一種奇怪的心態…事實上那時還讀了吳鈞先生的《越南歷史》(自由僑聲雜誌社,1998),比較注意的,反而是如何撰寫「國別史」的形式問題。(然而這三部日、韓、越歷史互不聯屬,並不能帶給我任何「東亞世界」的整體感) 後來又讀了大陸那邊翻譯的井上清《日本近代史》(北京商務,1972)以及《戰後日本史》(《戰後日本の歷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72),由於井上清抱持強硬的「左派觀點」,所以倒也描繪出一幅清晰的歷史圖像。(包括該吹捧蘇聯的時候就吹捧蘇聯的清晰感) 讀Henshall的《日本史》也同樣有另一種「西方」(西歐北美紐澳)觀點的清晰感。我想,對我這樣一個入門(而且大概永遠不會進門)的讀者而言,喜歡的應該是這種「清晰感」。

kamadev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台北長庚醫院於2000年4月成功應用「徒手系統」技術,使四肢癱瘓多年的朱亞雯女士再度使用手部完成簡單日常生活動作,不必再事事依賴他人照顧。「徒手系統」分別裝置在患者體外與體內︰體外的「肩位感應器」收到患者聳動肩膀的動作後,由「外在控制器」發出雷達波透過「傳送線圈」輸入裝置在胸腔內的「晶片」,晶片將之轉換為電波,透過裝置在手臂內的「電極線」傳送到八個「電極」,藉此刺激手部和前臂八塊肌肉收縮,完成患者想做的動作。[1]這則醫療的突破正是牛璦瑜博士(Dr. Greta Ai-Yu Niu)的演講主題「科技東方主義」所探討的問題,在「神經機械學」(cybernetics)、生物科技與電腦、網路科技日益發達的二十世紀末期,科技與機械開始進入人體與心靈,從本質上改變精神與物質的關係。這引起許多人文學者與文學、藝術家的反省。同一時期,東亞各國如日本及所謂「亞洲四小龍」開始學習並發展電子工業與電腦科技,迅速由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及後工業社會,並漸漸在電子、電腦產業上超越並反饋歐美各國,日本甚至在電玩與動畫產業上征服美國的兒童(如目前極為盛行的皮卡丘、P.S.2)。這使歐美各國對亞洲人的印象開始轉變,牛博士便是在探討西方文化如何將東方形象與電腦科技結合,形成「科技東方主義」的新東方形象。

「科技東方主義」是對薩依德(Edward W. Said)提出的「東方主義」(Orientalism)的修正與重新檢討,也在反省人類與科技的新關係;更是在注意兩者之間的結合與互動。牛博士的演講首先將薩依德的理論歸納為三個要點︰一、「東方主義」是西方在政治、經濟上組織、統治「東方」(the Orient)地區(指中東、印度等地)的方法與實踐。二、「東方主義」是西方理解、詮釋東方文化的方式。三、「東方主義」作為一門學術,研究西方早期紀錄東方的文獻,並將「東方」視為一個考察研究的對象;對內則教導西方人自身如何認識東方。基本上是對「他者」(the other)的一種想像及貶抑。當美國成為西方文化的領導者時,「東方」也轉變為東亞地區,成為西方關注的焦點。「東方主義」也轉變為「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y)與「後殖民主義」(post-colonialism)等等學說。令一方面,美蘇冷戰時期的軍事科技競賽促使電腦網路與太空科技迅速發展。電腦網路原為美國軍方用來聯絡軍事基地的「ARPA網路」系統,後來轉變為民間用途,意外地改變了人與人的關係及全世界的運作方式。太空科技則發展出「神經機械有機體」(cybernetic organism,簡稱為cyborg),意指為適應不利的太空環境,使人的重要生理機能依賴某些機械裝置。「神經機械學」的發展改變了人體。正如Donna Haraway所言︰「我們全是四不像(chimeras),在理論上與構造上都是機械與有機體的混血兒;簡單地說,我們是cyborgs。」廣義來說,隱形眼鏡、義肢、心率調整器、洗腎器、腕錶、手機等等機械,已成為人體的一部份,而網路交友、電子郵件、電動遊戲更改變了人類的精神世界。

演講中牛博士例舉兩部美國好萊塢電影「明日帝國」(Tomorrow Never Dies)、「駭客任務」(Marix)來說明西方如何將「科技」與「東方」結合,創造出一種新的「異國情調」(exoticism)。「明日帝國」是一部007系列電影,片中英俊的英國的男情報員007與美艷的中共女情報員(楊紫瓊飾演)合作,阻止媒體狂人挑起美、「中」核子大戰的陰謀。楊紫瓊被塑造成精通電腦與中國功夫(或日本忍術)的情報員,007則全無專業,只有用不盡地機智、膽識和體力。但東方的女情報員屢屢失利,西方的007則總在關鍵時刻搭救她並打敗敵人。楊紫瓊在片中使用的大型電腦則被做成裝有噴火龍頭機關、充滿東方圖案裝飾的巫術式的機械。其片頭畫面則是在X光照射下、裸體的東方美女體表充滿IC迴路線,製造出一種科技紋身的詭異美感。「駭客任務」則是敘述未來世界被電腦統治,所有人類皆沉睡不醒,活在虛擬網路世界種。但有一群革命份子由睡夢中掙脫出來,並尋找傳說中的「救世主」以打敗電腦統治,喚醒全人類。打敗電腦的唯一方法是將意識化為程式侵入電腦,如病毒般破壞電腦,而破壞的方式竟是用中國功夫與電腦格鬥。「救世主」為美國白人(基諾李維飾演),輔佐他的非洲裔與拉丁美洲裔美國人,教他中國功夫,並激勵他反抗電腦的意志,最後捨命相救,成全只有「救世主」才能覺醒的「超能力」,破解電腦的程式。有趣的是影片中的西方人全都使用中國武術在打鬥,但這種打鬥本質上是西方電腦科技的產物(影片本身為電腦虛擬實境的效果)。

kamadev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